游泳是一項可鍛煉全身肌肉的極佳運動。據美國《醫藥日報》報道,澳大利亞一項新研究發現,游泳還可增加大腦血流量,有益大腦的健康。
新研究中,西澳大利亞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的霍華德·卡特博士及其同事讓一組健康男性參試者站在一個空池子中,身體盡可能保持不動。經過10分鐘充分休息后,3個水泵以恒定速度向池子中注入30℃的溫水,直到水位達到參試者右心房水平為止。之后,研究人員讓參試者在水中活動,這些活動不一定是游泳,包括在水中行走等其他有氧活動,并利用經顱多普勒檢查機測量了參試者大腦血流速度。該儀器發出的超聲波可記錄腦動脈血流速度。研究人員還測量了參試者動脈中二氧化碳和血壓的變化情況,以確定可能導致大腦血流量變化的因素。結果發現,當參與者浸在水里時,大腦中動脈血流量增加了14%,大腦后動脈血流量增加了9%。研究人員表示,水下運動有助于改善血管健康,提高認知能力。
夏季運動宜選游泳。游泳不僅鍛煉人體的手、腳、腰、腹。而且惠及體內的臟腑,如心、腦、肺、肝等,特別對血管有益,被譽為“血管體操”。另外,在水中消耗的熱量要明顯高于陸地,能削減過多的體重,達到健美的效果。游泳時間很重要,早上六七點鐘、下午四點至五點、晚上七八點以后都是不錯的選擇,每次游10分鐘至半小時,每周大概兩三次即可。夏季早晨的水溫較低,入水前要充分用冷水擦身,以使身體適應冷水的刺激,防止抽筋等意外的發生。但盡量不要在晚上10點以后游泳,否則會因神經過于興奮造成失眠。上岸后最好使用遮陽傘遮陽,或到有樹蔭的地方休息,或用浴巾裹在身上保護皮膚,也可在身體裸露處涂抹防曬霜。如果耳部進水,可采用單腳“同側跳”的方法將水排出。之后,再做幾節放松體操及肢體按摩,或在日光下小憩15—20分鐘,以避免肌群僵化和疲勞。